
I made a proposal to the State
Government to develop

an abandoned 4-storey building located next to the H block at Rifle Range Flats, Penang.
The building has been abandoned for more than 35 years.
(
檳城訊)林先生一
家居住在這個地方已經超過30年。從他的父母開始,然後是他和其他2位手足在這裡度過童年、青少年歲月。而今,他已結婚生子,他的第三代也將在這裡成長。這原本只是一個平凡的故事。然而,故事背景卻很奇特:住了林家三代
人的老家,其實是一棟沒有門牌、最近才獲
得電供的廢墟。
這座位於打鎗埔的廢墟,被在該區住了20多年的行動黨宣傳秘書黃漢偉形容為“打鎗埔人盡皆知”的地方。林先生:建公寓工程喊停“幫地主看管”林先生說,廢墟的地主在1970年代原本想在土地上建築公寓,可是當年工程雖然已進行,卻沒有得到準證,在準證最後仍未批準的情況下,工程被迫喊停。偌大的工地地盤和已經建成一半的建築,瞬間被遺棄;這一遺棄,就是30幾年。林先生表示,“這裡的地主是我們家的鄉里,當年工程喊停後,是他讓我父母搬到這裡來,說是要幫他們看管這個地方。”
行動黨週五(10月5日)是在該處召開新聞發佈會,才讓記者發現了林家一家人的故事。議列打鎗埔發展計劃行動黨在新聞發佈會中建議市政局,向有關業主購買並徵用土地,將此廢墟列入最近頻頻被提出的打鎗埔綜合發展計劃中,成為一個發展配套。
他建議市政局,引用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80至83“非法妨害環境衛生”條文下,向推事庭申請庭令,拆除此廢墟;此外,土地局和州政府也可引用1960年土地徵用法令,在人道立場上賠償住在該處的人家和業主,然後發展此地充作公共用途。黃漢偉說,這個廢墟對地方上的環境衛生或多或少會造成妨礙,因此,與其任由它廢置,倒不如改建成為綜合用途發展,建立康樂、休閒、教育或醫藥中心,造福打鎗埔民眾。